跳转到内容

比利时政党列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利時政黨列表列舉了比利時王國的主要政黨。比利時王國是一個多黨制聯邦國家,國內政黨眾多,因此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擁有單獨執政的能力,故而需要多黨合作而組建聯合政府

幾乎所有的比利時政黨都可以按照其針對的語言族群而分類成:荷蘭語政黨、法語政黨和德語政黨。荷蘭語政黨主要活躍在弗拉芒大區布魯塞爾首都大區;法語政黨則主要活躍在瓦隆大區和布魯塞爾首都大區;即便比利時的德語社區相對較小,但內部仍然有德語政黨的活動。

從1830年比利時建國至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比利時政壇主要由天主教黨天主教價值導向和保守主義)與自由黨反教權主義進步主義)兩大政黨主導。但從19世紀末開始,代表新興產業工人階級利益的比利時工黨開始登上政治舞台。雖然這三大群體迄今仍然深刻地影響著比利時政治,但是他們的角色卻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整體概況[编辑]

比利時政黨不受憲法或其他法律的定義及規定。一個比利時政黨不需要擁有正式的組織或向當局註冊,它即可在事實上存在。任何政黨都可以通過提交選舉名單來參與選舉英语Elections in Belgium,只要該份名單得到該黨現任黨員及一定數量選民的支持即可。儘管如此,比利時的政黨還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受到了某些方面的嚴格監管。例如政黨可以獲得的私人贊助是非常有限的;而政黨或議會黨團所獲得的公共資助需要依據其在選舉中所獲得的票數,同時這筆資金總計為每年約7,000萬歐元。並且在比利時選舉的禁止期荷兰语Sperperiode (verkiezingen)內,競選費用的使用也會受到監管。

比利時在1989年7月4日針對眾議院選舉費用及政黨籌資的立法中使用了如下政黨定義:

比利時的政黨必須至少擁有一個非營利協會荷兰语Vereniging zonder winstoogmerk荷蘭語縮寫:Vzw / 法語縮寫:ASBL / 德語縮寫:VoG)來接受公共資金的撥款並向審計委員會提供會計報告。通常情況下,比利時的各大主要政黨會擁有多個這樣的非營利協會,其目的在於促進政黨的結構調整。例如在2004年的時候,弗拉芒集團英语Vlaams Blok種族主義被起訴後,法院裁定與之相關的三個非營利協會有罪,因此導致弗拉芒集團解散重組為弗拉芒利益黨

在比利時的歐洲議會選舉、地區選舉就地方選舉中也有類似的法律。

意識形態[编辑]

比利時各政黨的意識形態隨時間演變圖。

天主教與基督教民主主義[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天主教黨宣佈斷絕與天主教會的正式聯繫並改組為中間主義民眾政黨——基督教社會黨

1968年,為了因應比利時國內越來越尖銳的語言族群衝突,基督教社會黨主動分裂成位於瓦隆大區而針對法語族群的基督教社會黨英语Humanist Democratic Centre和位於弗拉芒大區而針對荷蘭語族群的基督教人民黨;兩個政黨奉行相同的政策但保持著相互獨立的兩個組織。基督教人民黨是兩黨中規模較大的政黨,其在選舉中的得票數往往是基督教社會黨兩倍多。1971年,基督教社會黨在德語社群的聚居區成立了同名姊妹黨

1999年比利時聯邦選舉英语1999 Belgian federal election中,基督教社會黨和基督教人民黨所組成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s)敗選並結束了其在比利時政府長達40年的執政。2001年,基督教人民黨更名為基督教民主和弗拉芒黨,依舊保留了基督教民主主義的意識形態。而基督教社會黨則在2002年改名為人道民主中間黨英语Humanist Democratic Centre,隨後又於2022年再度改名為行動者黨;但新的行動者黨已經放棄了其與基督教民主聯盟的聯繫。

在遭遇1999年選舉的大失敗後,部分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黨員不滿基督教社會黨和基督教人民黨淪為反對黨而出走並決定成立新的自由保守主義政黨。在弗拉芒大區約翰·凡·赫克英语Johan Van Hecke成立了“新基督教民主黨(New Christian Democrats)”;而在瓦隆大區熱拉爾·德普雷英语Gérard Deprez則成立了“公民革新運動英语Mouvement des Citoyens pour le Changement”。不過這兩個政黨很快就併入所屬地區的自由主義主要政黨,新基督教民主黨併入了開放弗拉芒自由民主黨,而公民革新運動則併入了革新運動

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编辑]

現代比利時的比利時社會黨是當年比利時工黨的繼承者,不過它已經放棄了早年的馬克思主義傾向。比利時社會黨是以工人為基礎的政黨,其性質有點類似德國德國社會民主黨法國社會黨。比利時社會黨曾是二戰後多屆比利時政府執政聯盟的成員,並培養出了一些比利時國內的優秀政治家。1978年,比利時社會黨也因為比利時國內的語言族群矛盾而分裂成荷蘭語族群的“弗蘭德社會黨(Flemish Socialist Party)”和法語族群的“法語社會黨(Francophone Socialists)”。

相較而言,法語社會黨更傾向關注比利時的國內問題;而弗蘭德社會黨則從1980年代開始關注國際議題,而其中他們最為關注的就是歐洲安全議題並經常在歐洲反對美國政策。但是隨著弗蘭德社會黨連續三位出任比利時外交部部長英语Francophone Socialists維利·克拉斯英语Willy Claes弗蘭克·范登布魯克英语Frank Vandenbroucke (politician)埃里克·德里克英语Erik Derycke (politician)等的努力,弗蘭德社會黨做出了向中間派靠攏的重大改變並在外交政策議題上採取了爭議較少的立場。

法語社會黨主要植根於瓦隆大區的工業城市,如列日沙勒羅瓦蒙斯等;同時該黨在比利時東部也被稱為“社會黨(Sozialistische Partei)”。

弗蘭德社會黨的支持者則在地域上並不太集中。2002年,該黨改名為“不同社會黨(Socialistische Partij Anders)”。此時,不少政黨基層人員指責該黨在許多政治問題上“社會主義立場太少”,這導致一些激進派選擇了脫黨。這些脫黨的激進派在一些規模較小的左翼政黨支持下成立了“另一政策委員會英语Committee for Another Policy”。與此同時,不同社會黨內部也形成了一個更傾向馬克思主義的“不同社會黨紅派荷兰语sp.a rood”並試圖影響該黨的政策路線。不同社會黨又在2021年改名為前進黨

自由主義[编辑]

通常來說,比利時的自由黨主要吸引商人業主、商鋪老板及自僱職業者的支持。用英語國家的通用術語來說,比利時的自由主義者屬於“溫和保守主義英语Moderate conservatism”、“財政保守主義”和“社會自由主義”。

比利時的自由主義大黨主要有兩個,它們也是按照語種族群進行區分的。

荷蘭語族群地區的自由主義政黨稱為“開放弗拉芒自由民主黨”,它曾在新世紀前向基督教人民黨及其後繼者基督教民主和弗拉芒黨的叛逃者開放接納渠道,這使得它在1999年大選英语1999 Belgian federal election中擊敗當時在比利時政壇佔主導地位的基督教民主和弗拉芒黨。

革新運動則是針對比利時法語族群地區的自由主義政黨。該黨主要由前自由改革黨的黨員組成,同時還包括活躍於德語族群地區的自由與進步黨以及從基督教民主聯盟分裂出來的公民革新運動英语Mouvement des Citoyens pour le Changement。2012年之前,該黨內部還包括法語民主陣綫(後改名為法語民主聯盟);但該黨在2012年分裂並獨立出去,後又於2016改名為民主聯邦獨立(也稱為“挑戰黨”)。

近年以來,兩黨都面臨黨內的高級民選代表紛紛脫黨另組右翼自由主義政黨的局面。開放弗拉芒自由民主黨曾經的歐洲議員沃德·貝森英语Ward Beysen組建了自由申訴英语Liberal Appeal參議員利奧·戈瓦茨(Leo Govaerts)組建了安全藍黨(Veilig Blauw)、參議員雨果·科維利爾斯英语Hugo Coveliers組建了弗蘭德、自由、獨立、寬容、透明黨英语VLOTT……

共產主義[编辑]

地方主義[编辑]

綠色主義[编辑]

民族主義[编辑]

政黨聯盟[编辑]

活躍政黨[编辑]

歷史政黨[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