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基本信息
地址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北投區一德里15鄰立德路125號
组织结构
经营性质私立醫院
醫院类型綜合教學醫院
醫療劃分區域醫院
附属机构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机构代码1101160026
院长黃達夫(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董事)
贊助者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服务
床位数386床
雇员数783人
歷史
建立时间1997年
联系方式
網站www.kfsyscc.org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1],簡稱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舊稱辜公亮基金會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由台灣和信集團在1988年籌備成立,隸屬於集團內的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於1990年3月開院時,租用臺北市立仁愛醫院兩層樓的空間進行醫療服務,床數為52床;1997年8月遷至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之現址。

概要[编辑]

和信醫院是台灣少數的美國式醫院,該院特別重視醫院整體空間設計與醫病關係。同時也是台灣少數的癌症專門醫院。該院以限額門診量,以及多科整合之診治團隊來提升癌症醫療品質,反映在高於全國平均近20%[2]五年存活率指標上,也是臺灣少數不施行醫師分紅制度的醫院。創院院長宋瑞樓及現任院長黃達夫教授帶領下,每年皆有陽明醫學系及其他大學院校之學生前來實習(internship)與見習(clerkship)。

和信醫院總床數約為350床,為特殊功能之區域級教學醫院,包括一般內科病床、外科加護病房安寧病房與腫瘤內科等等。以治療癌症病人為主。急症處理室主要負責處理院內病人之緊急狀況及併發症等。其中在攸關照護品質的護病比表現上,和信醫院長年維持在1:4~1:5之間,高於許多醫學中心等級醫院。

歷任院長[编辑]

任次 姓名 任期 前職 後職 備註
1 宋瑞樓 1990年-1998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榮譽院長 創院院長
2 黃達夫 1998年-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董事兼執行長
現任院長
(一般內科)

多科整合診治團隊[编辑]

  • 乳癌團隊
  • 肺癌團隊
  • 食道癌團隊
  • 胃癌團隊
  • 大腸直腸癌團隊
  • 泌尿系癌團隊
  • 婦癌團隊
  • 頭頸及鼻咽癌團隊
  • 肝癌團隊
  • 甲狀腺癌團隊
  • 血癌及淋巴癌團隊
  • 兒童癌症團隊
  • 治療後長期追蹤團隊

媒體討論[编辑]

再生醫療法反思[编辑]

就立法院三讀通過《再生醫療雙法》可能造成之影響,院長黃達夫表示:「...[3]參與臨床試驗的病人必須認知,試驗成功,是要靠很好的運氣,失敗機會遠高於成功的機會。病人其實是在幫助新療法的研發,所以,一般臨床試驗的費用都是由研發單位負擔。等到試驗成功後,就能夠回收、賺錢。這是正常的遊戲規則...,不久前,衛福部首次公布,《特管法》下,細胞治療的療效。自2019年中開始收治病人,至2022年底,大約三年半的時間,完成治療人數共538人。衛福部強調細胞療法只是輔助療法,「尚無法斷定療效」。

台灣廣設粒子治療中心議題[编辑]

針對台灣即將成為全球粒子治療中設備最密集之區域,如同另一個達文西手臂的資源配置奇觀,院長黃達夫提出參考數據:「[4]英國人口是六千七百萬,接近台灣人口的三倍,他們一直到兩年前,才建置兩座質子治療中心;法國的人口是六千六百萬,跟英國差不多,他們有三個質子治療中心。而整個歐洲的人口是七億五千萬,總共有35個粒子治療中心,主要也是用於治療兒癌及成人罕病,而不是一般的癌症。」、「當記者問美國知名的癌症專家、歐巴馬總統的醫療政策顧問Dr.Zeke Emanuel,對於質子治療的看法時,他說,當你提供結果沒有更好,價格卻貴很多的醫療,叫做「inefficient」(效率低下)。如果投資這種儀器的醫院,虧錢了,你不必為他們憂心!原來美國是全球質子中心密度最高的國家,美國人口三億三千萬,有41家質子中心,都已經出問題了,如果台灣設立了15家粒子中心,其密度就是美國的五倍以上。」

衛服部《住院病人就醫經驗調查運作模式之先驅研究》成果[编辑]

由台大公衛學院鄭守夏院長發布之《住院病人就醫經驗調查運作模式之先驅研究》、針對全國所有醫院之醫療品質(PRHQ)研究結果,和信醫院排名居全國之冠[5],因該報告屬於「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委託計畫未公開技術報告」,無公開全文對照,引發部分醫院討論。

鎦-177-PSMA同位素治療[编辑]

2022年8月,和信醫院進行台灣首例攝護腺癌鎦-177-PSMA同位素治療[6],該治療方式於歐洲已行之有年,美國則在2022年3月獲FDA(美國食藥署)核准使用。

Michael Porter 哈佛商學院教案[编辑]

2010年,國際競爭力大師Michael Porter參訪和信醫院乳癌治療團隊,並將該醫療模式寫成哈佛商學院個案教材,成為台灣唯一登上世界聞名企管教案的醫療院所[7]

未收治八仙樂園燙傷病患爭議[编辑]

2015年6月27日,八仙樂園彩色派對火災,位置接近八里地區的和信醫院未收治八仙樂園燙傷病患,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也引起專業人士廣泛批評。和信醫院有兩位整形外科醫師,卻無收治燒燙傷病患,而當晚無整形外科的新北市醫院反而收治燒燙傷病患。

2015年6月29日,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劉越萍表示和信過去是「技術性迴避」,雖有急診,卻只收治自身的癌症病人。

2015年7月1日,院長黃達夫醫師於蘋果日報投書《和信醫院沒有見死不救》[8],表示該院「已做準備等待徵召」。然而後續報章投書質疑,和信醫院屬區域醫院,領取區域醫院較優渥之補助,本該設立急診室並具備「中度急救責任醫院」資格,和信醫院不應長期拒一般非本院病患於千里之外,否則應降級為可不設置急診之地區醫院層級[9]。和信醫院對於本事件的說法是:「從事件發生後到星期日一整天,我們都沒有接到災害應變中心或者衛生局任何調度電話,沒有任何一通救護車司機來電或者任何一台救護車來到醫院,也沒有任何一位民眾抱傷自行就醫,甚至連我們自己的病人都沒有來電為相識的傷患尋求協助。只有一通自稱八仙樂園工作人員來電詢問我們這裏有沒有傷者名單。」[10]一名和信醫院主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出示手機簡訊通聯記錄,證明事發當晚分別於21:45、22:15兩度通知院內急診準備收治八仙塵爆傷患,只是無人送來,並無外傳見死不救之情事。[11]

和信醫院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同时曾為和信醫院病人)鄭春鴻表示: 「只要在自己的專業上好好的對待病人,那麼在道德上、在醫德上就不會有所虧欠。在本業上沒有盡到責任,抓魚摸蝦誤了莊稼,才是病人與醫院最大的災難。」「和信醫院有辜家財團背景?這完全是不明事理的誤會。相反地,和信企業團對和信醫院前後捐出27億後,從來都沒有干涉和信醫院成為一家「真正的」非營利公益機構,這是值得肯定的;反觀其他財團捐贈贊助成立的醫院,他們所組成的董事會在「投資」的醫院經營上,是如何進行影響、干預、要求,這是醫界心知肚明的。」。[12]

商業周刊》「經濟學了沒」專欄作家楊少強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和信醫院是專門治療癌症的,它的醫療資源用在癌症病人身上,比用在其他病患身上,能帶來更大效果。這些醫療資源當然也可用來照顧燒傷患者,但同一時間這些醫療資源,就不能用來照顧癌症病人,而癌症病患卻是它最擅長治療的。要和信用專門治療癌症的醫療資源,去照顧燒傷患者,對和信來說成本太高了」[13]

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前臺北市市長柯文哲表示,「事實上和信醫院沒有急診設計,是專門做癌症照護的,沒有處理燒燙傷病人,既然沒有設備和人員,送去那裡不是自找麻煩?」[14]

出版[编辑]

  • 和信醫院雙週刊。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舊稱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中文名改名後,英文全銜仍為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2. ^ 聯合新聞網. 健康名人堂/病人最滿意和信醫院 一份最好的新年禮. 聯合新聞網. [2024-06-20] (中文(臺灣)). 
  3. ^ 「再生醫療法」反思!值不值得去做白老鼠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24-06-07 [2024-06-19] (中文(臺灣)). 
  4. ^ 15家粒子治療中心,對病人會有怎麼樣的影響?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23-03-29 [2024-06-19] (中文(臺灣)). 
  5. ^ 【洪存正專欄】以病人視角看待醫病關係:從和信醫院榮登醫療品質全國之冠說起. Yahoo News. 2024-02-19 [2024-06-19] (中文(臺灣)). 
  6. ^ 攝護腺癌治療新利器! 「鎦-177-PSMA」延緩惡化、轉移 - 健康醫療網 -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www.healthnews.com.tw. [2024-06-20] (中文(臺灣)). 
  7. ^ 和信醫院乳癌治療編入哈佛教案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10-05-10 [2024-06-20] (中文(臺灣)). 
  8. ^ 和信醫院沒有見死不救. [2015-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9. ^ 存档副本. [2015-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10. ^ 和信醫院應變八仙塵爆事件報告(2015.6.30). [2015-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3). 
  11. ^ 即時新聞中心. 和信要止爭議! 要看他有沒有加入這個?. 蘋果. 2015-07-01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中文). 
  12. ^ 和信醫院員工與病人有話說. [2021-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13. ^ 經濟學了沒. [2015-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4. ^ 和信醫院沒有急診室?柯P:如果收了還要轉院,那就叫做押給. [2015-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外部連結[编辑]